原因

  1. 绝情。构造语句和措辞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
  1. 重理。无情绪无立场的语句,读者会自动填入自己的情绪和立场来解读。这就导致语句的歧义。
  1. 重表达欲。只有我想要输出观点的情绪。抛出了我的观点,却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得住 。
  1. 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来表达观点,就不可能做到共情。原因见《如何判断是否共情》。而很多人(从我的沟通经验看尤其是女生),非常注重共情。如果我或者其他男生的表述存在问题,通常她们会从缺乏共情开始找原因。可是拥有共情并不能预防这些问题再次发生。共情是理解的桥梁,理解才是目标,因而共情是重要的。

原则

  1. 始终保持尊重,换位思考,表达共情。
  1. 组织语句要慎重。不该说的别说,多说多错。只讲一个观点,不要讲复数观点。
  1. 根据对方的理解能力来构造语句。情绪不能激烈,理解要能通俗易懂。
  1. 不要纠结在与主题(主要矛盾)无关的细节上。

解决办法

  1. 首先分析对方的性格特征,当时的情绪状态。判断对方是否能接受他人的意见。若不能则别说。
  1. 征求对方同意,允许自己与对方一对一沟通这件事。若不能则尽量别说。
  1. 组织语句
    1. 第一段话决定了对方对我的立场定位、第一印象。所以第一段话非常重要,需要言简意赅,不说多余的话。同时指出双方存在的问题,并直接挑明问题的主要矛盾。不要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2. 在发出观点之前,换到对方的位置看我的语句会引发什么样的情绪。如果会引发抗拒反应,则重构语句。
  1. 如果说出后依然引发了抗拒反应,则立刻整理出赞同对方的点,表达对对方的理解程度。平复对方的心情。
  1. 如果不能平复,终止交流。建议对方与第三方谈谈来平复情绪,验证观点。
ba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