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一段文字下方使用大片的下划直线或波浪线来表示着重强调。这是否是一种滥用?
因为根据中国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下划线表示专名号。而下划的波浪线只出现在古籍的标注中,用来表示书名。 所以无论是下划线还是下划波浪线,都没有着重强调的含义。专名号表达的是专有名词,适合用在古籍中来帮助断句。
按照标准定义,我们应该使用着重号,在文字下方标注小圆点表达着重强调文字。
GB/T 15834-2011 的附录 A.10 写着。
着重号用法补充规则 不应使用文字下加直线或波浪线等形式表示着重。文字下加直线为专名号形式(4.16);文字下加浪纹线是特殊书名号(A.13.6)。着重号的形式统一为相应项目下加小圆点。
附录 A.13.6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号也可改用浪线式“﹏”,标注在书名下方。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按照以上标准来说应该是滥用。可是如果使用小圆点来表示着重强调,就要给段落每个字都画上点。这会很麻烦,不如划线实用。
(上文已同步到知乎提问
 

标点符号历史

下划线分为专名号(又叫私名号。横排为 _,竖排为 ︳)和甲式书名号(横排为 ﹏,竖排为 竖着的波浪线)。 下划线和波浪线都没有着重强调的含义。只有着重号(小圆点)是用来着重强调文字的。
标点符号始于 1919 年,中华民国政府《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就规定了以波浪线为书名号,下划线为私名号(专名号)。
(十一)私名號 孔丘 凡人名,地名,朝代名,學派名,宗教名:一切私名都於名字的左邊加一條直線。向來我們都用在右邊,後來覺得不方便,故改到左邊。橫行便加在下邊。私名號用在左邊,有幾層長處:(1)可留字的右邊為注音字母之用,(2)排印時不致使右邊的別種標點符號(如;?之類)發生困難。 (例) 宋徽宗 宣和五年,波斯的大詩人倭馬死了。
在 195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也沿袭了之前的定义。
划线放在文字左边也是为了排印时不占据文字的注音字母以及某些标点符号的空间。
 

创建标点符号的理由

notion image
 
ba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