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以为辩论赛的重点是口才和输赢,赢者为王。今日方知“求是明理”才是根本。辩论赛可以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思辨学习平台。让观众跟随辩手对一些现象或者问题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
下面这三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眼中的“辩论赛”

作者:岚星Nielson
“辩论赛”是个什么玩意?“辩手”又是个什么东西?两拔人吵得昏天黑地到底有啥意义?喜爱辩论的朋友,你是否想过这些问题?
其实,辩论赛是在模拟我们思考问题:教室或演播厅就如同我们的脑袋;正方和反方好比耳朵边争辩的两个声音;听它们争辩的“我”变成了评委和观众……总之,辩论赛就是把我们思考问题的过程演成了一出戏。
这出戏其实演的是“上课”。经过深入准备的辩手如同老师,观众和评委像学生一样听课和作笔记。“论”就相当于老师从整体上讲解论证过程。而“辩”表演的是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只有老师作出高水平的论证、学生提出高水平的疑问,所有人的认识才能走向纵深的境地。
既然辩手如同观众的老师,那你我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他应该肚里有货、应该旁征博引、应该风趣幽默、应该思路清晰、应该用心聆听你我哪怕极粗浅的思考而决无讽刺嘲弄、应该深入浅出地解答你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所以如果搞不清怎么做才更好,那就想一想“如果你这样给我上课,我会不会喜欢你?”
在观众面前演老师,在对手面前演学生。正是因为要同时扮演两个角色,所以辩论赛中,辩手既要论证己方立场的正确,又要揭示对方论证的不足。而二者的统一,就是引领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问题背后的道理。
思考问题是“自启”,是“求是”,而课堂教学则是向观众“明”晰道“理”。这就决定了语言技巧、文采口才、逻辑风度、机智反应等等都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辩论赛的根本目的是“求是明理”。然而,正是因为过去的比赛总喜欢在“文明的吵架”中逞口舌之利,“辩手”和“辩论赛”才遭受了观众和招聘单位的白眼和鄙夷。
有人问:观点截然对立的双方,怎么可能同时都有道理?
我们说:那是因为面对这个问题,人类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有道理”。
价值观的世界是多元的,科学的世界处处可见“理论的丛林”。其实人类就像那些摸象的瞎子——能看到整个大象全貌的只有上帝。不同的科学派系、不同的价值观平日里相安无事,但在辩题描述的地方,他们却发生了碰撞——而正是这从两个不同角度的分析所产生的碰撞,让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记忆。辩手的职责,就是用精当的语言,向观众展示这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严整论述所得出的对立观点。所以,高水平的辩论应该让所有人感受到,两个对立的观点,背后其实都有着以我们今天的知识无法全然反驳的“道理”。
所以,辩手——甚至应该说每一位大学生,每一个青年人——其实都要培养这样一种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观点,尤其是你我自己的观点,我们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用自己的理性去思量这些观点背后的道理,用批判的态度去考察这些道理内在的不足与前提。而更重要的也许是,明白其他人——不管他是谁——都和我们一样不具备上帝般的认知能力。这样对于所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他们犯下的,哪怕在你我看来是很愚蠢的错误,我们能常怀一颗宽容之心。
理性、批判和宽容,这就是辩论赛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希望,有一天每一个辩手都能这样介绍自己:
尽管我们带着对立的观点互相反驳,但我们来寻求的却不是对抗与挑衅。恰恰相反,我们试图通过展示这些对立的观点背后的道理,为这种观点寻求更多人的理解和宽容,让这个由不同人、不同文化和不同观点组成的世界,更加和谐与融洽,从而在锐意进取的同时能够求同存异……
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假使多知道一分事理,对他人就少显一分神气。”

偏执的意义

作者:周玄毅
令人亘古纠结的辩题,大多是一个真理剖成两半的结果。比如说,人性本就善恶杂糅,所以“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就很难辩得清楚;又比如,知识与实践本是一体两面,所以“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也就只能各执一词。我刚开始学辩论的时候,最困惑的就是这个问题——说好的辩证法呢?说好的不偏执呢?说好的求真向善呢?如果辩论就是有意把真理切成两个谬误,让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以博人一笑,它和斗蛐蛐有什么分别?正好当时看到一个段子,说大多数辩题,其实都是类似于“斑马是黑还是白”这样的无聊闲扯,哑然失笑之后,拳拳服膺深以为然。
不过,后来看到一篇科普文章,说“斑马是黑底白条纹,还是白底黑条纹”其实并不是个无聊的问题,从胚胎发育的证据和进化论的推理来说,斑马原本都应该是一种黑色的动物,白条纹是后来才在黑底上长出来的。这个结论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斑马是黑是白”这种看起来极其无聊,完全可以用辩证法求合题来解决的问题,居然也可以引导人们对这个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试想,有人问你“斑马是黑还是白”,你回答一句“既黑又白”或者“黑或白无所谓”,当然很辩证也很全面,但是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问题就结束在这里了,再也不可能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
简言之,辩证的结论当然很正确,但是问题恰恰出在正确上——正因为它是对的,所以会成为一个“到此为止”的界碑。探讨到辩证法这一层,真理已经摆在那里了,而且往前再走一小步就是谬误,下一步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停在这里各自散去咯。
而辩证的真理固然正确,但却不可以停留在表面。所以说,把真理劈成两半,并且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乍看起来多此一举,但却是深入并且丰富地理解一个问题的最现实的办法。辩论双方当然都会有些偏执和绝对化,但却是在共同助力于真理的深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高明的领导在做决策时,绝不会满意那些圆滑得体左右逢源的顾问意见,而是一定想要听到最坚决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辩论。虽然这些意见肯定会显得比较偏执,但是两个“偏执”立场之间的交锋,远比一开始就抢占辩证法高峰的那些陈词滥调有营养得多。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同样如此,从偏执的角度看过去,辩证的道理才会显得鲜活。比如说“梦想和责任哪一个是青年成才的动力之源”这个辩题,最终的真理当然是梦想与责任的一体性,因为不能转化为责任的梦想不足以驱动人生,而并非源自于梦想的责任又始终缺乏动力。不过,这个结论好是好,但却有些大而化之缺乏指导性。其实,由内而外,把内心的梦想外化成社会责任;或者由外而内,把承担的责任内化成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这两条路都是走得通的,问题是你必须得选一个,不能首鼠两端,而辩论的意义就在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梦想不能对接某种现实的成功之道,所以坚持梦想,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证明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可行的;也几乎没有任何现实的社会工作真的没有一丁点成就梦想的空间,所以本分踏实,干一行爱一行最终变成那个当上将军的士兵也是可行的。双方都可以举出很多鲜活的实例,而这种鲜活的现实感,恰恰是以“偏执”为前提的。
总之,辩论之所以给人偏执的印象,是因为双方往往各执真理的两面;然而这本身并不是个问题,因为真理要想充分展现其深刻、丰富和现实的意义,就必须将自己剖析成两个方面相互辩难。诸如“人性善恶杂糅”,“知行合一”这样的辩证真理,在从不曾从两个对立方面深入思考过它们的人看来,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就算天天挂在嘴边,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唯有辩论双方都尽全力深化自己所执的立场,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真理的合题,这也就是辩手之偏执的意义。
 

2024/04/07 更新:看到这篇文章,能够有效引导辩论赛回归正途。

一种新的“辩论赛”模式:Ethics Bowl

作者:Rye
今天在系里组织的 Ethics Bowl 里做裁判,第一次接触这个比赛。国内很少有人提起过,但经历之后认为是非常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和素养的方式,因此提供一些介绍和资源在这里,也希望被更多的人知道。
Ethics Bowl 与辩论赛最大的区别在于,虽然都是比赛,但是在 Ethics Bowl 中,两个队伍的关系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其目的不在于驳倒对方,而在于帮助对方完善他们的立场。每个队伍持有什么立场也是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并为自己的立场提供理由。最终的评价标准,依赖于双方针对他们选择的立场,是否提供了清晰的界定、论证,是否认真回应了来自对手、来自裁判的问题,以及是否为对手的论证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实际上,Ethics Bowl 的讨论,很像写作一篇分析性论文的前期工作:自己先有一个立场,为其提供论证,再通过和他人讨论,吸收可能的反对意见,最后再根据收到的反对意见,完善自己的论证。
具体来说,一场 Ethics Bowl 的参与者包括两支队伍(5 人不等),裁判(3 人),主持人(1 人)。队伍在比赛之前,会收到大概包括 10 个 case 的准备材料,这 10 个 case 包含了非常有争议的道德议题,比如今天讨论的问题包括,暴力事件的旁观者是否有介入的义务,民众是否有权利在政客家门口抗议等等。一轮 Ethics Bowl 的比赛大概是 1 个小时,每支队伍轮换作为 leading team 讨论比赛当天分配给他们的 case:
1. Team A 针对自己的 case 做 presentation,需要针对主持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提供理由;
2. Team B 另一支队伍根据对方的 presentation 提问;
3. Team A 回应 Team B 提的问题;
4. 裁判提问,Team A 回应
5. 角色互换。
很希望看到 Ethics Bowl 也像现在的辩论赛一样也在国内流行起来,或许相比于辩论赛,Ethics Bowl 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追求真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比别人更为高明,而是其本身就是有趣的。同时和他人的关系——即使是在竞技性比赛中——也未必是竞争性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什么立场,不是来自于持有这个立场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处,而是来自于我们认为这个立场是更正确的。
 
下面是一些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
加拿大 Ethics Bowl 协会的主页培训视频
密歇根大学 Ethics Bowl 介绍视频
ba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