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与争论的区别

辩论是为了辨析道理。争论是为了争取权益。两者很相似,但侧重点不同。

目的

  1. 解决论点中的矛盾。
  1.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有反应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信息收集能力。
  1. 总结争论的各方观点思路以及最终结论。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套用已总结的,避免浪费口舌和脑力。
  1. 写下来,让有兴趣的人看到。共同建设。
 

方法

参考辩论的方法
  1. 总结论点,双方的主张和论据。
 

立场固定的辩论是否有意义

我没有看过辩论节目,对辩论的印象只停留在学生时期旁观的一两场学校辩论赛而已。
我对辩论的印象是,辩手的立场是固定不能变的,辩论是一场竞赛。辩论的目的是为了己方的胜利,从而重点在揭露对方的逻辑矛盾或者给对方制造逻辑矛盾,以此体现辩手的辩论能力。
于是这辩论就与解决论点中的矛盾没有直接关系。至于间接关系,显然解决问题没有输赢重要。
 
如果辩论后的结果是,自己赢了,对方输了,而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所有人(己方、对方、旁观者)也没有因为这场辩论改变的言行。那么我认为这场辩论的意义很小。
 

论点的选择

应对避免以下句型:
  1. 「要不要 XXX,支持或反对?」这种问题属于区分立场的问题,而非具体的实际问题。
 
 
争鸣 | 什么是"辩论"?
辩论的研究与发展,总是与下列三个问题休戚相关:1、辩论是什么?(本体论)2、优良的辩论制度应该为何?(价值论)3、优良的辩论制度如何实现?(实现论)。但有趣的是,自93年以来中文辩论界关注与研究的重心却是始终围绕"如何获得胜辩?(论辩术)"展开的。时至今日,关于论辩术的技术流派枝繁叶茂,但处在基础性地位、发挥结构性作用的竞赛制度本身却仍是以"新加坡制"为范本小幅踏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优良的辩论制度应该为何"这一问题在客观上具有相当的研究难度,另一方面也在于如"辩论即说服"、"辩论赛与足篮球无异"等主流认识,极大地限制了中文辩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意愿。 本篇作者试图从"辩论是什么?"这一元问题出发,结合经典文献与日常语境重新理解辩论的内涵与外延,并对"辩论即说服"等圈内主流观念进行辨析,欢迎学术争鸣。 撰文 | 李啸宇 青创辩论 打造以明理为核心的辩论生态,为社会培养正知正念的青年人 本章分析了"辩论"的概念,从既有文献内容和生活现实出发,提出了一个"辩论"的定义:"辩论"指存在认知分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话主体之间,通过互相激励、反馈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处理认知分歧的过程。构成辩论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对话主体、激励/反馈过程和认知分歧,本章分别就这三个必要条件展开进行了介绍。 所有的学科都需要对关键概念下定义,辩论学也不例外。 辩论学最先需要下的一个定义,就是关于"辩论"的定义。 人类有史以来,下定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逻辑、理论推导出来,第二种是用经验、事实归纳出来。我们打算二者结合使用,其中前者我们用经典文献中的概念来推导,后者我们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辩论活动做归纳。 我们介绍四本国内专著、两本国外专著中的"辩论"的概念。 首先是《辩论术之实习与学理》(下文简称《辩论学理》),这本书作者是民国时期辩论学者费培杰,成书时间为1922年(笔者手上的是1924年的版本)。书中下了这样三个定义: 辩论:正反两面,依一定的规则,当面演述各人的论证,叫做"辩论"。 论证:带说服的性质的言语文字,叫做"论证"。 说服:"说服"就是"劝",就是把自己的意思向他人发表,使他人与我怀同样的意思,或使他人照着我的意思去实行某事。 按照费培杰前辈这样的定义,"辩论"一定是"论证"的下位概念,而"论证"一定是"说服"的下位概念。简而言之,辩论一定是论证,论证一定是说服,但说服不一定是论证,论证也不一定是辩论。"说服"和"论证"的区别在于,"说服"强调"目的"和"动作",而"论证"强调"语言文字"这个信息载体。 "论证"和"辩论"的区别在于,"论证"是一个单方面的动作,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想要"劝服"另一方,就可以做出论证;而"辩论"是双向的,必须要有两个希望劝服他人的对话主体,而且要有一定的规则,才构成"辩论"。 然后,我找到一本书,里面的概念切割和费先生非常类似,就是Austin Freeley和David Steinburg先生合著的Argumentation and Deabte(中文译名"辩论与论辩",下文简称A&D)。这本书里框定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Argumentation: Reason giving in communicative situations by people whose purpose is the justification of acts,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论证:在沟通场景中,通过给出理由的方式,改变他人的行为、信仰、态度、价值观。) Debate: The process of inquiry and advocacy; the seeking of a reasoned judgment on a proposition.(辩论:询问和辩护的过程;寻求对某一命题的合理判断的过程。) Persuasion: Communication intended to influence the acts,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of others.(说服:以改变他人的行为、信仰、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沟通行为。) ...
争鸣 | 什么是"辩论"?
 
badge